首页 / 教资 /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

广告位

距离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有25天,今天IT考试网给大家分享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本系列内容共两大部分:初中和高中。本文对生物学科的主观题答题技巧及例题展示本网站也进行了分析汇总,想了解的可以文末进行了解!

点击领取视频>>>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14份备考视频发布时间表

1.试卷结构分析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1
总结:从近两次的考试来看,题型和题量没有发生变化。考试内容主要分为生物学科知识和 生物教学知识这两个模块,其中,生物学科知识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生物教学知识 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

 2.近两次考试中各知识模块题型及考点对比

初中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2
小结:

①单项选择题常考考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据细胞结构进行分类、基因工程、物质的 运输、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植物的类群、脊 椎动物、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等。选择题难度中等,但是考查范围较广,需要考 生全面复习,打牢基础。

②简答题方面,2018 年下的考点与以往有所不同,考查了酶和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简答 题不仅仅只局限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规律这类常规考点的考查,对其他知识也会有涉及, 但是题目难度不大,考生在复习时要全面细致,避免丢分。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4
小结:

①单项选择题的考查知识点较为广泛,其中课程标准、教学策略、教学技能考查次数较多。 考生在备考阶段可以先重点复习考查次数较多的知识,再进行其他知识的复习。

②材料分析题出题比较灵活,要求考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外,还要精通教育教 学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题目所给情境相结合进行作答,这也是材料分析题的难点所 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建议注重对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切勿死记硬背理论知识。

③教学设计题主要考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的使用、三维目标的确定和表达、重难点的 确立等。考查形式较为固定,考生可以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专项练习。

高中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7
小结:

①单项选择题常考考点:蛋白质、根据细胞结构进行生物分类、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呼吸、 细胞的生命历程、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2018 年下的考试中未考查初中知识与选修部分的知识,与以往相差较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有所 侧重地进行复习。

②简答题方面,2018 年下考查了酶和遗传物质的探究,说明简答题在复习时,不能只局限 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规律这类常规考点,对其他知识也要进行重点练习。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7
小结:

①单项选择题的考点较多的集中在生物学教学策略和方法、课程标准这两大知识模块,考生 在复习时要将这两部分作为重点内容。

②材料分析题出题比较灵活,以基础知识为延伸,考查方向不定。在历年考试中教学策略、 教学技能及教学评价等都有所考查,是考试难点所在,考生在复习时要多花费功夫。

③教学设计题的考查类型主要为常规的教学过程设计和课程目标设计,同时会穿插考查教学 策略的应用,后者不易掌握,难度较大。

生物学科的主观题答题技巧及例题展示

根据考试题型分为两部分: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下文就是对这两部分题型IT考试网整理的答题技巧:

在教师资格的笔试中,主观题所占分值比重高达近 47%,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题型包括材 料分析题以及教学设计题,考查知识点涉及生物学教学论相关内容。由于考生在主观题部分失分 严重又不得备考之法,故现将材料分析题与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作如下总结:

1.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一般是某一具体的生物课堂实录或教学片断,让考生以旁观者的角度进 行评析。对于这种类型的材料分析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答题:

首先,快速泛读材料。大体掌握材料涉及的知识内容是什么即可,不深入研读;

其次,明确问题要求。看清要求问的是什么、要求有几个,避免错误理解和遗漏问题等低级 错误的出现;

第三,仔细研读材料。带着问题重新回归材料,不放过每个细节。建议按照教学片断的教学 过程顺序分析,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如导入(是否合理?导入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新课教学(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否恰当?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要求了吗?提出的问题是否具 有启发性、目的性、循序渐进性等?整个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课堂氛围如何?);

第四,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第五,分条列点答题。先列出答题点,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利用序数词、逻辑连接词等提 升作答条理性。

材料分析答题语言概括

(1)教学过程

①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键词:讨 论,交流,合作探究)。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关键词: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教学活动应激 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生物 学习方法。

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选 取教学方法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

(2)教师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 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 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理性评价,帮助学生成长。

【例题展示】

阅读下面案例材料,回答问题。

某位教师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节课上的教学过程如下:

1.讲解:①原始地球状态,原始大气构成成分; ②米勒实验; ③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 ④天文学家在星际间发现数十种有机物。

2.讲解: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科学家们进而推测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 10 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3.教师小结。

(1)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2)写出改进本节课教学的措施。

【参考答案】(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全程都是讲授法;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 主体,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生物教学理念;本节课“满堂灌式”的模式不能体现教学的重难点。

(2)第一部分的原始地球状态和大气构成成分,可以让学生介绍宇宙大爆发、星云假说, 其余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原始地球状态和大气成分,不仅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归纳能力。对于第二部分——米勒实验,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 点,可以师生一起做这个实验,在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中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 分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分析的部分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以上改进方法,既能改变教学手段单 一的弊端,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教学设计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般可分为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及小结作业四个部分。

(1)导入新课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 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新课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具体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温故知新法、创设情景法、生活实例导入法。

温故知新法: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过渡, 自然引出新知识。

设置情境导入法:利用视频、音频、图片、实物展示等导入,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渲染气氛、 复现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活实例导入法:生物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的学习以书本知识为主,而书 本知识对学生来说一般比较抽象和概括,因此,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事例进行引入和佐 证,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形象 具体地理解知识。

(2)新课讲授

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一篇教案中,教学方法至少应包含两到三种, 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等,避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②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需安排合理,步骤详细,时间把握准确。设计互动环节,进行适时地提问,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

③逻辑层次清晰,教案中知识点的呈现顺序尽量与课本上的保持一致,每一个小知识点的讲 解之间要过渡自然。

(3)巩固提高可利用课后习题或提问进行巩固。

(4)小结作业

小结:一般由学生或师生共同提出,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可列表进行对比分析。 作业:常用的作业方式有习题作业、动手操作作业、课外搜集资料作业、口头作业、社会实 践作业、预习作业等。

【例题展示】

某本高中生物教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部分内 容如下: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reflex),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 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 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excitation)。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 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感受 器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 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这就是反 射的大致过程。

要求:

(1)设计基于学生活动的“反射”概念的教学过程。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本节内容的概念图。

【参考答案】(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缩手反射的游戏活动。随机找一名同学上讲台,双手背后站立。教师站在 此同学后面,拿牙签示意给其他同学看,注意不让讲台上的那位同学看到。教师用牙签去轻扎这 位同学的手,让其他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当老师用牙签扎他手的时候,他有什么反应?

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缩手反射。

教师讲解: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其他神经元,于是各个神经元就 连成了人体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那么在人体信息感知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究竟是如何发生作用 的呢?这个活动是在人体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呢?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呢?由此引 出新课。

(二)新课展开,互动教学

1.提出概念,认识反射 教师提问:刚才的游戏是缩手反射,究竟什么叫做反射呢?

播放视频:手遇到烫的东西会回缩,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 会立刻排尿,受到寒冷会打哆嗦的场景。

提问:这些例子都是反射,你能通过这些活动概括出什 么是反射吗?

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得出结论: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就叫做 反射。

2.师生互动,辨析概念。 教师讲解:比如说,缩手反射就是由于牙签扎手这个外界刺激,在人的神经系统的调控下, 发生了把手缩回的这样一个有规律的反应。哪位同学能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呢? 学生积极讨论并回答。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老马识途、惊弓之鸟、杯弓蛇影等内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这种中枢神经 系统接受到刺激条件下做出的反应,如“温水煮青蛙”的现象,加深对“反射”概念的理解。

3.巩固概念,探究提升 教师再次采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现象的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反射的定义判断下列现象哪些可以 称为反射,并简单说出原因。

A.摆在窗台上的花草向外生长。(不是反射,花草是植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只有动物体 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才叫做反射。)

B.草履虫对环境中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趋热性。(不是反射,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属于应激 性。)

C.人一碰含羞草,叶子马上卷起。(不是反射,含羞草是植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只有动 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才叫做反射。)

D.手偶然碰到火会迅速缩回。(是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火做出的规律性 应答是缩手,叫做反射。)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膝跳反射的活动,加深对反射概念的理解。

(三)小结作业 教师提问反射的概念,重点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动物体或人体、规律性应答等关键词。

课后思考:大家知道了反射的概念,那么反射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呢?课后搜集资料,下节课 分享。

(2)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
希望本次分享的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生物学科考情分析对准备考试生物学科的考生有所帮助,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无尘老师还整理了有关生物学科的12项考点,稍后也会分享给大家,尽请关注IT考试网的笔试专题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IT考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tkaoshi.net/1568.html

IT考试网作者

IT考试网服务于广大报考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以及初级会计考试的同学,李琛老师(微信号:lichentc)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分享最热门的考试动态、绝密的内部资料、优质的高清课程,精准、高效、全面助您通过考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